平頂山,別名鷹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豫中地區的中心城市。平頂山市處于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交錯的邊緣地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條河流,大中型水庫175座,庫容28億立方米。境內叢林疊嶂,山巒起伏,有國家5A級石人山(堯山)風景旅游區、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白龜山風景旅游區、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昭平湖風景旅游區。國家衛生城市,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
中文名稱 | 平頂山 | 政府駐地 | 平頂山市新城區祥云路與懷仁路交叉口東 | |
面積 | 6301平方千米(各區縣市之和,不含汝州市) | 火車站 | 平頂山站,平頂山西站,魯山站 | |
外文名稱 | Pingdingshan | 機場 | 平頂山堯山機場(建設中) | |
人口 | 404.8萬人(2016年常住人口) | 電話區號 | 375 | |
別名 | 鷹城 | 車牌代碼 | 豫D | |
方言 | 中原官話 | 郵政區碼 | 467000 | |
行政區類別 | 地級市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中南部 | |
氣候條件 |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所獲榮譽 |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 |
所屬地區 | 河南省 | 市委書記 | 周斌 | |
著名景點 | 三蘇墳、香山寺、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等 | 市????長 | 張雷明 | |
下轄地區 | 4個區、4個縣,1個縣級市 |
平頂山圖冊
三蘇園景區位于郟縣城西北23公里處的“小峨眉”山下,此地宋代時屬汝州郟城鈞臺鄉上瑞里,這里安葬著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蘇轍兩兄弟的遺骨和其父蘇洵的衣冠。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月被確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11月被評為“全國縣域旅游品牌百強景區”,2012年11月被確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山陜會館是山西、陜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集精巧的建筑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于一身,充分顯于了古代當地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中國古代傳統宮殿建筑的杰作。著名的山陜會館有社旗山陜會館,聊城山陜會館等,其中河南社旗山陜會館被譽為“中國第一會館”,現已成為文化旅游資源。
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主要旅游資源有地貌景觀(湖泊濕地、島嶼等)、水域風光(湖泊、池塘等)、生物景觀(林木、草地、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等)、天氣與氣候景觀(獨特的氣候特征、鳥類遷徙過程等)、建筑與設備景觀(綜合人文旅游地、景觀建筑、水工建筑等)等。旅游資源豐富,景觀多樣,具有較高的旅游價值。
二郎山風景名勝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具有雄偉、險峻、神奇、韶秀、清幽的原始風貌和獨特的藏漢文化交融的歷史內涵。其山因一曲雄渾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流傳久遠,引起人們無盡的向往和遐思。二郎山風景名勝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二郎山在天全縣境內,距成都172公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嶺,為自然地理的分界線。景區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包括二郎山、喇叭河、紅靈山、白沙河四大景區。各景區環環相連,各具特色,像一顆顆綠色的翡翠,鑲嵌在川西旅游大環線上。
三蘇墳,北宋著名散文家、文學家蘇洵及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城西27公里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茨芭鎮蘇墳村東南隅。背嵩陽,面汝水,山川秀麗,風景宜人。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蘇轍與其父蘇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歷史。蘇墳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許多珍貴的詩文碑刻。
葉縣縣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中國現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縣衙建筑。位于河南省葉縣東大街。葉縣明代縣衙不僅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還是一座五品縣衙??h衙坐北朝南,占地16848平方米。整座建筑由中軸和東、西兩側副線上的41個單元、153間房屋組成。主體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獄房、廚院、知縣宅、大仙祠、虛受堂、思補齋等建筑。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頂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約百公里,位于寶豐縣鬧店鎮南,平頂山市新城區北3公里,伏牛山余脈,大香山峰頂,全稱香山普門禪寺。歷史上因行政區劃歸屬之變遷,曾稱“汝州香山寺”、“寶豐香山寺”,是現在已知的中國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和觀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臨灃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頂山郟縣堂街鎮境內。因紅石而得名的臨灃寨,是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寨,臨灃寨又名紅石寨、朱洼寨,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有雄偉的紅石寨城墻、潺潺的護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紅石古寨”之稱。
廣慶寺大門為南天門,入大門是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蘇祠殿在最后。三蘇祠殿建于元代至正年間,內有三蘇彩色塑像,蘇洵居中,蘇軾、蘇轍左右分侍。殿內外有金、元、明、清石碑,清代的“三蘇先生佳城圖”碑尤為突出。出廣慶寺東便門,可至小峨嵋山頭,上有高4.2米的蘇軾中年布衣持卷雕像。廣慶寺建筑風格獨特,最明顯的特征是一進三院、寺祠合一,據說,這在全國是極為少見的。
張良是眾所周知的生活在戰國末年至西漢初年的一個重要歷史人物,與蕭何、韓信并稱“漢初三杰”,被后世史家譽為“謀圣”、“良相”。據考證,張良的故里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李口鎮張店村。在今郟縣李口鄉一帶,有張店村、張小店村、大張莊村、小張莊村等多個張姓村落。張店村原來有留侯祠,大張莊村中亦有張家祠堂。這些張姓村落和當地群眾歷來都非常尊崇張良,視張良為先祖先賢。
舞鋼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處伏牛山東部余脈與黃淮平原交接地帶。截至2013年8月,舞鋼市轄5個街道、4個鎮、4個鄉??偯娣e645.67平方公里,人口31.9萬,隸屬于平頂山市。舞鋼市鐵礦石儲量達8億噸,境內景點有九頭崖、燈臺架、二郎山、祥龍谷、五峰山、九龍山景區、石漫灘水庫、田崗水庫等。
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隸屬于平頂山市管轄,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裴李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周設邑,秦置縣。境內主要盛產有煤炭、白云巖、水泥灰巖、陶土等礦產資源?!班P縣紅?!笔侨珖舜罅挤N牛之一;郟縣是全國四大烤煙發源地之一;內有國家AAA級景區三蘇園,中國保存最好的縣級文廟之一郟縣文廟,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發源地知青園,中原地區唯一紅石古寨臨灃寨等旅游景點。歷代名人有西漢謀圣張良、東漢名將銚期等。
知青園景區位于郟縣城西南部3公里處,面積6平方公里,于2002年10月16日對外開放,包括景點有:毛主席塑像、毛主席批示手跡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紀念館、廣闊天地博物館、知青之家、知青舊居、知青橋、知青井、知青壩、知青游樂園、知青林等景點,整個景區融革命化、歷史化、民俗化為一體,展示了毛澤東同志“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思想和知青文化、農耕文化、紡織文化、交通文化、飲食文化。
郟縣三蘇園三蘇紀念館,即蘇洵、蘇軾(號東坡居士)、蘇轍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位席其三,尤以蘇軾藝術成就最高。蘇軾一生官場多舛,輾轉南北,仙逝后既沒葬在故鄉四川眉山,也沒葬在客死的常州,偏偏葬于河南郟縣。如今的三蘇園由三蘇墳、三蘇祠、廣慶寺三部分組成。三蘇祠里保存著建于元代的“三蘇”泥塑坐像。導游李煥介紹,“文革”期間,蘇墳村農民用土坯壘墻護像,再掛上大幅毛主席像才使泥塑免于毀壞。保存如此完好的元代泥塑像在全國極為罕見,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平頂山技師學院的前身是1959年創辦的市技工學校。2005年,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晉升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2007年,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高級技工學?!?。平頂山技師學院現有教職工近300人,開設有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機械制造技術和電氣運行與控制等17個專業;建有實習工廠,設有實習車間70多個,配套實習設備4100多套(臺),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每年可對外培訓、鑒定6000余人次。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學校前身是平頂山電大,始建于1980年。是一所以培養技術監督、質量檢測類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院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是河南省骨干高等職業院校、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全國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2016年6月以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依托,由河南理工大學和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共同舉辦的河南理工大學平煤工程技術學院正式成立。對學院提升辦學質量、辦學層次、服務能力,實現由高職教育向應用型本科跨越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2017年,學院入選河南省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
平頂山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有煤、鹽、鐵、鋁、石膏、耐火粘土、石灰巖等57種礦藏,尤其煤、鹽、鐵儲量較大。煤田面積1044平方公里,原煤總儲量103億噸,占全省總儲量的51%,素有"中原煤倉"之稱;鐵礦儲量6.64億噸,占全省已探明儲量的76.3%,礦石品位20.78~44.13%;鹽田面積40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2000多億噸,含氯化鈉90%以上,居全國井鹽第二位;石膏儲量3.16億噸,占全省總儲量的77.3%;鋁釩土、粘土、花崗巖、水泥灰巖、石灰石等幾十種礦產資源品位高、儲量大、易開采。豐富的礦產資源為能源、冶金、建材、化學等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由于平頂山市地處淮河流域上游,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量364立方米,低于河南省人均406立方米的水平,占中國人均2100立方米的1/6,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20,為極度缺水地區。
平頂山市是全省民族宗教工作較重的省轄市之一。全市現有36個少數民族成分,共64375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34%。其中回族51247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9.6%;滿族6013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3%;蒙古族4534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其它33個少數民族人口較少,總計2581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4%。少數民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平頂山市有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五種宗教。據2002年底統計,全市現有信教群眾40.08人萬人, 占全市總人口的8.3%。 全市有各類正式登記宗教活動場所499處,其中基督教堂127座,其督教簡易活動171處,伊斯教清真寺64坊,佛教寺庵57座,道教宮觀79座,天主教堂1座已建立愛國宗教團體41個,其中市級愛國宗教團體6個、縣級愛國宗教團體35個。
景區名稱 | 景區描述 |
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 | 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 |
畫眉谷生態游覽區 | 位于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鎮四道河村。距魯山縣城60公里,311國道穿村而過,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
好運谷景區 | 在魯山縣堯山鎮四道河村,堯山風景名勝區北麓,311國道北一公里,有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谷。 |
龍潭峽景區 | 龍潭峽景區位于伏牛山腹地的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風景區山腳下約4公里的地方。 |
河南省昭平湖風景名 | 河南省昭平湖風景名勝區,是依托原昭平臺水庫開發建成的年輕的風景名勝區。 |
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 | 公園位于河南省中部、舞鋼南部、伏牛山東麓、黃淮平原西側。 |
妙善 | 劉累 | 紀信 |
張良 | 馮異 | 元結 |
銚期 | 孫處約 | 劉昊然 |
岳躍利 | 陳德容 | 牟鳳彬 |
薩頂頂 | 許慶 | 毛孩 |
徐玉諾 | 張宗泰 | 李亞鵬 |
樊鐘秀 | 崔琦 | 買紅妹 |
李于潢 | 黃鶴翔 | 李光潔 |